海淀区人大代表视察我区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
3月28日,区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视察我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
上午,代表们在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王鲁豫的带领下,在区文化委副主任、区创建办统筹协调组组长柳阑陪同下,先后视察了万寿路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田村路街道阜四小院、苏家坨镇前沙涧地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和海淀北部文化中心。
在下午的区十六届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柳阑副主任全面汇报了海淀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情况。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势,争取在2018年实现南北均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海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对区域发展的“硬支撑”作用。通过机制创新、体制改革等方法,海淀区创建文化示范区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海淀北部文化中心运营模式实现了机制创新,基层综合文化中心社会化管理运营取得的新进展,表明了我区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管理运营的积极探索成效显著。
目前海淀区在创建文化示范区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硬件文化设施建设仍有薄弱点;图书五大指标未全部达到优秀标准;“文化@海淀”数字平台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代表们听取了汇报后,对海淀区文化示范区的建设情况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且针对上午的视察情况提出,文化示范区创建工作应进一步探索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将科技发展的方法及理念用文化体现出来;加大与辖区内科技企业,校园文化相结合,充分体现出海淀区科技与教育的地区优势;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长远保障群众的文化需求。
在下一阶段的创建工作中,海淀区将着力攻坚克难,补齐短板,解决存在问题。在创建工作中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关于我区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为载体,深入挖掘文化科技融合新动力,全力推进我区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使海淀早日跨入全国一流文化强区的行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