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文化资讯 > 信息报道

扩大受众 让文化真正惠民-海淀街道社服中心葫芦丝初级班

发布时间:2019-05-15 10:20 浏览量:0
分享:
声明: 图文原创,最终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扩大受众  让文化真正惠民

 

自去年至今,海淀街道社服中心连续开设的两期葫芦丝课程,经由学员的口口相传,在辖区居民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勾起居民想掌握一门民族乐器的兴趣,掀起了一股学习葫芦丝的热潮。

基于此,从5月10日始,中心再次开设葫芦丝学习初级班,每周一次,将历时三个月完成。受众面向辖区内零基础但有学习葫芦丝强烈愿望的居民,授课老师继续由原班王亚菲老师担任。

学员零基础,就意味着需要完全从头开始。第一节课,老师带领学员初识葫芦丝,从葫芦丝的结构讲起,渐渐引导学员掌握基本指法、音的长短、音符、拍号等乐理小知识。学员们跟着老师的节拍,试着吹奏“5”、“6”两个音,并练习四分之四拍的简谱。

                                             

气口,指唱念时换气之所在,也指换气时所用的方法,老师告知学员正确的换气位置。说起来容易吹起来难,换气时总会发出“咕”声,是初学者普遍存在的问题。想解决此问题,老师告知无捷径可走,不要过于紧张,再加勤练习,熟练后你会发现,换气就像平时呼吸一样容易了。

想充分体会葫芦丝的魅力,不能靠一时的兴起。任何一种乐器的初学阶段,都无想象中那么美。面对刚开始的枯燥,克服学员倦怠心理,坚持学下去,老师的引导必不可少。王亚菲老师就有这样的魔力,让学员一直保持学习的激情。她告诉大家,曲子不是演奏出来就可以,要有滑音、强弱的区别。演奏中切忌直来直去,要吹出波浪音,要有跟着曲子舞动起来的感觉,这样才能体现葫芦丝的婉转美妙。只要渡过最初阶段,你就有了继续学习的动力。等到学会了能完整吹奏出美妙乐音,你会发现自己真地从此爱上了葫芦丝。

这次的26名学员,有17名来自倒座庙社区,这是此次活动中的一大特色,是中心尝试与社区合作的新模式。事实证明,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既方便了活动中的日常管理,又加快了社区葫芦丝社团的创立步伐。

文化惠民,搭好了台,还得唱好戏。要让好戏常演不衰,不能光靠“送”,更要靠“种”。倒座庙社区借助中心葫芦丝课程的开设,创立了自己的品牌——葫芦丝社团,便是从“送”到“种”的过程。

探索更好的文化惠民之路,让文化惠民和民惠文化相得益彰,继续扩大受众,达到“普惠”效果,是中心今后努力的方向与目标。中心会坚持以改善居民文化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居民是否满意为准绳,根据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居民文化活动,把“送文化”变为“种文化”,积极探索建立居民文化活动的长效机制,实现全社会共建、共享、共乐文化发展成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2019年苏家坨镇残疾人法律讲堂 下一篇:建材城联合社区幼儿早教培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