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众志成城 我们在行动 > 海淀文旅在行动

正月十五猜灯谜,欢声笑语庆元宵

来源:海淀区图书馆(北馆)   发布时间:2020-02-11 14:58 浏览量:0
分享:
声明: 图文由各单位授权供稿,最终版权归原单位所有。

元宵节来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灯谜1.jpg

在众多习俗中,猜灯谜是中国独有的民间文娱活动,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中国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测。因谜语既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响应的人很多,而后猜灯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灯谜2.jpg  

奇闻趣事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猜谜变成灯谜,还有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很早的时候,有个姓胡的财主,人称“笑面虎”。这笑面虎嫌贫爱富,平日鱼肉乡里。  

村里有位叫王少的穷秀才,决定要逗逗这个笑面虎。  

有一年,元宵将临,各家各户都忙着做花灯,王少也乐哈哈地忙了一天。到了元宵灯节的晚上,王少打出一顶花灯上了街。只见这花灯扎得又大又亮,更为特别的是上面还题着一首诗。王少来到笑面虎门前,把花灯挑得高高的,引得好多人围看,笑面虎也忙挤到花灯前,见灯上题着四句诗:  

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一看,只气得哇哇乱叫:“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喊着,就命家丁来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老爷,咋见得是骂你呢?”笑面虎气呼呼地说:“你那灯上是咋写的?”  

“这不是骂我是骂谁?”王少仍笑嘻嘻地说:“噢,老爷是犯了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笑面虎一想:可不哩!只气得干瞪眼,转身狼狈地溜走了。周围的人见了,只乐得哈哈大笑。  

第二年元宵,人们纷纷仿效,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  

灯谜猜猜猜,头脑转转转  

灯谜3.jpg

春灯谜语,虽属艺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经史辞赋,现代知识,包罗无遗,非有一定文化素养,不易猜射;而其奥妙诙奇,足以抒怀遣兴,锻炼思维,启发性灵,是一种益智的娱乐活动。  

现在很多人宅在家,脑筋是否还转的过来呢?下面有一些灯谜,开发大家的智力、活跃大家的脑力,来试试吧。  

1.高台对映月分明(打一字)  

2.层云隐去月当头(打一字)

3.园外隐约闻猿啼,星月小桥听萧声(打一节日)  

4.曲终青衫湿(打一成语)  

5.云破月来花影碎(打一字)  

6.谜中人(打一成语)  

7.元宵之后柳吐芽(打一成语)  

答案:1.谜底:昙;2.谜底:屑;3.谜底:元宵;4.谜底:乐极生悲;5.谜底:能;6.谜底:隐姓埋名;7.谜底:节外生枝  

文稿/张萌  

审核/兰丽恒 

灯谜4.jpg 

海淀区图书馆(北馆)  

目前闭馆,开馆时间待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海淀北部文化中心A座  

乘车路线:乘坐651、346、908等公交车至白家疃东口下车  

联系电话:010-6245360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