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众志成城 我们在行动 > 海淀文旅在行动

【文艺课堂】钢琴曲《阿纳卡普里的山丘》的风格与演奏

来源:海淀区文化馆(北馆)   发布时间:2020-02-11 16:16 浏览量:0
分享:
声明: 图文由各单位授权供稿,最终版权归原单位所有。

 《阿纳卡普里的山丘》是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一首钢琴作品,选自德彪西前奏曲第一集第五首,描写的是盛夏的卡普里岛(那波利的湾)。卡普里岛位于那波斯港湾中,岛上有两个小城镇,虽相距不远但各自有其生活特色。这是一首用意大利音乐语言写成的乐曲,以传统和声,自然音阶为主,加入了一些民歌的片段,表现了一幅展示民俗生活的画面。本曲音乐表现通俗流畅,情绪也欢快而率直,这使它在德彪西前奏曲中成为最爽朗,最欢快的作品之一。  

钢琴1.jpg

钢琴2.jpg

钢琴3.jpg

本曲调性用了B大调,用此调式来描写一片湛蓝的天空,其亮度超越了《欢乐岛》A大调。  

由纯五度构成五声旋律,纯五度空灵的音色效果,好像远处传来的牛铃,它的余音也随之震动。接着传来一阵活泼的那不勒斯民歌片段,打破了原本的平静,旋律仍是五声调性,并且与前面缓慢的“牛铃”声形成鲜明的对比。  

乐曲中由远及近,由静至动,由慢至快,由虚至实,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而又颇具风趣的山村风景画。最后,音乐结束在高音区强奏的琶音旋律中,它仿佛是钟声在敲响,非常的生动形象。  

请欣赏由北部文化馆钢琴教师陶宁演奏的《阿纳卡普里的山丘》  

https://v.qq.com/x/page/t3059ott5mu.html?  

本文作者及演奏者:海淀区文化馆(北馆)钢琴教师陶宁  

审核:岳昌涛  

信息来源:海淀区文化馆(北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数字海图】回望:七昼夜建成小汤山医院 下一篇:共绘逆行者系列之——儿童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