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众志成城 我们在行动 > 海淀文旅在行动

海淀美术馆(北馆)雅风海淀名人大讲堂云课堂——中国美术史浅谈(三十)

来源:海淀区美术馆(北馆)   发布时间:2020-07-29 16:02 浏览量:0
分享:
声明: 图文由各单位授权供稿,最终版权归原单位所有。

第三十课:绘画的崛起(四)

六朝三大家之——张僧繇

海淀美术馆中国美术史浅谈(三十)第三十课绘画的崛起(四)4.png

张僧繇,今江苏苏州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大臣,著名画家。张僧繇的绘画艺术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与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并称为画家四祖,唐朝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都远师于他。

梁武帝好佛,凡装饰佛寺,多命他画壁。所绘佛像,自成样式,被称为“张家样”,为雕塑者所楷模。亦精肖像,并作风俗画,兼工画龙,有画龙点睛,破壁飞去的传说。唐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二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皆在。“画龙点睛”的成语就由此而来。

海淀美术馆中国美术史浅谈(三十)第三十课绘画的崛起(四)293.png

张僧繇 /《鱼篮观音图》

张僧繇人称为超越前人的画家。长于写真,并擅画佛像、龙、鹰,等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记载他在金陵一乘寺用讲求明暗、烘托的“退晕法”画“凸凹花”,有立体感,可知他已接受了外来的绘画技法,“笔才一二、像已应焉”,很像现在的速写,被称为“疏体”。今有唐人梁令瓒临摹的《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传世,现已流往日本。

海淀美术馆中国美术史浅谈(三十)第三十课绘画的崛起(四)459.png

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

绢本设色

纵27.5厘米,横489.7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本图绘五星二十八宿神形象。五星即金、木、水、火、土星。二十八宿最初是古人为比较日、月、五星的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此图绘想象中的星宿形象,现仅存五星和十二宿图。推测此图当为原作之上卷。每星、宿一图,或作女像,或作老人,或作少年,或兽首人身。每图前有篆书说明。卷首题有隶书“奉义郎龙州别驾集贤院待制仍太史梁令瓒”。

人物用游丝描,细劲秀逸,匀洁流畅,设色古雅精微,图中的牛、马等动物形亦生动传神,画风谨严。图中太白星神、风星神的形象,脸部修长,尚存南朝人物画的遗风,可能据时代更早的底本传摹所致。本图亦被题为梁张僧繇所作。据明清人著录记载,当时流传时代较早,内容相同的同名画卷不止一本。卷中钤有“宣和殿宝”和双龙玺,可知曾藏于宋宣和内府,清中期为安岐所藏,清末归完颜景贤,后流入日本。《图绘宝鉴》《平生壮观》《大观录》《墨缘汇观》著录。

海淀美术馆中国美术史浅谈(三十)第三十课绘画的崛起(四)889.png

海淀美术馆中国美术史浅谈(三十)第三十课绘画的崛起(四)891.png

撰文/主讲:高庆为

编辑:王建飞、王丽

审核:张庄

图片:网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