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是我国独特且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的表现力,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2021年06月16日,古筝培训课又一次在北太平庄街道图书馆举行。本次古筝课丁宁老师为学员们介绍了摇指的弹奏要领。
作为弾拨类乐器,古筝的发音形态以颗粒状为主。当演奏长音或表现音乐的连绵不断时,就需要右手的摇指技术,即假甲在一根弦上快速密集地拨弾同音,将颗粒状的单音串成连贯的旋律线。摇指大致分为扎桩摇、悬腕摇、扫摇。扎桩摇多作为摇指学习的入门练习。右手手腕放低,大拇指自然伸直,大拇指假甲平面触弦,其余手指呈自然半握拳状,食指指尖侧面捏住大拇指假甲的胶布位置。小指指尖搭在前岳山右侧所摇琴弦的弦孔与下方音的弦孔之间,用于支撑悬空的手部,即为扎桩。手腕以先内后外的方向转动,先劈后托,转动幅度在前后相邻的琴弦距离之内。在这个过程中手腕作为转动轴心要时刻保持低位置,托时由于向上的阻力较大,所以需要用多余劈的力量去完成,最终是要做到劈、托的力度相当。
北太平庄街道组织的古筝培训活动,为居民搭建了学习民族乐器的良好平台,既提升了居民的个人音乐素养,陶冶了情操,又成为展示居民风采的另一个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