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绒编织是一种流行广泛的民间工艺,它将绒线交叉组织起来,常用于制作毛衣、坎肩、帽子、围巾以及裙、裤等服饰用品。毛绒编织物具有轻软、保暖性好、色泽鲜艳、花式繁多、经久耐用、携带方便与随时可以翻新等特点。
2021年6月30日,编织课又一次在北太平庄街道图书馆举行。本次编织课穆颖慧老师为学员们介绍了毛衣编织的方法。
首先,准备好毛线和棒针开始起针,穆老师本次课是起了38针做了一个编织示范,在实际编织中要根据需要毛衣的大小来起针。把这38针分配在3根棒针上来编织一针下针,一针上针,把边子织到需要的长度即可。边子织好后,开始编织下针,来织毛衣身子的部分。就这样一直织到腋下。然后开始分前片和后片。把腋下留2针,用别针穿起备用。前后片各有17针,先开始编织后片。把后片织到后领处,留下7针,双肩有5针。接下来织前片部分,向上继续织到领口处,领口留下5针收针;然后加一团线,两个肩部同时向上编织,同时在领口处两侧各收一针;织一排后再各收针一次,然后继续向上编织到与后片相同高度收针。翻过面,在肩部把前后片缝合。把领子挑起来织上下针,织到需要的高度收针,完成领子的编织。最后把袖子挑起来,包括留下左右袖子各两针。挑起来后开始编织下针,在腋下的延长线上根据袖子的需要的大小来收针。袖子织到需要的长度后改上下针织边子,然后收针藏好线头,这样袖子就织好了。另一只袖子用同样的方法编织好,这样最简单的适合新学员们来学习的毛衣就编织好了。
编织课给居民展示贴近生活的作品,深受居民的喜爱,课上气氛活跃,活动在欢声笑语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