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这一次,长安似乎在劫难逃了!
星火燎原势已成,危急存亡在旦夕。
——元 郑思肖《太远图》
唐天宝三年,元月十四日,长安。
皇城内外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统统都在迎接上元节的到来。花车游街,投壶嬉戏,享受美食,目光所见之处无不喜气洋洋。人们载歌载舞,高谈阔论,静等夜幕的降临。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当华灯初上时上元节辉煌的灯火将变成收割性命的机器,一场吞噬一切的劫难将会上演。突厥,狼卫,忠臣,奸相,多股势力相互渗透交叉,大家明争暗斗,你伤我亡。暗杀,绑架,鲜血,烈焰,似乎已经不能再满足背后阴谋家的欲望。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场收割生命的盛宴终将在子时达到华丽的高潮。他要的是焚城,收割的是皇权最高位者的性命。大唐盛世危在旦夕,毁灭长安城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这短短的十二时辰,究竟谁才能够拯救?
——《长安十二时辰》
这段惊心动魄的文字,来自我们今日推荐的图书《长安十二时辰》,一部由“文字鬼才”马伯庸创作的历史悬疑作品。其代表作有《古董局中局》《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的荔枝》《太白金星有点烦》等。
马伯庸说起《长安十二时辰》的诞生,最初源自知乎上的一个问答:如果你来给《刺客信条》写剧情,你会把背景设定在哪里?这是网友针对一款热门游戏的背景提问,没想到马伯庸便开了一个“脑洞”,信手写了一段游戏剧本:“俯瞰长安城,一百零八坊如棋盘般排布,晴空之上一头雄鹰飞过。”这段后来成为了《长安十二时辰》开头的雏形。
古代一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两个小时,两部书一共分为二十四章节,一章半个时辰,章章都像在倒计报时。而与强烈的时间提示相对应的是,文章中几乎每一章的末尾,都附有一张唐朝长安城的地图,详细标注出角色的“定位行踪”,去锁定故事在空间上的范围,让读者更好地去理解参与角色的故事线。
一百零八坊星罗棋布的长安城,恰似一张棋盘,每一轮见招拆招都在这之间:有人在暗处行凶,有人在明处追捕,有人在案前推演全局,还有人在深宫之中坐收渔利。在蒙太奇式的场景切换中,明线暗线纵横交错,织就一张精巧的叙事网。
值得一提的是,同名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第一集报时博士庞灵大声地报出:“巳正,大荒落!”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之后每次他的出现都伴随着“午时”“末时”“酉时”等时间情节。
这本书一方面普及了中国古代计时方式“十二时辰”的知识,使整部剧内容显得非常紧凑;另一方面每个时辰的报时台词,都对故事的发展有所预示,比如万物炽盛大出,大荒落,暗示着长安出现危机。
故事最后,庞灵卧底身份暴露,他选择自戕,到这里预示着留给主人公拯救长安的时间已无多少。
这一次,长安似乎在劫难逃了!更多长安十二时辰的精彩故事,欢迎您到馆借阅!
借阅信息
书 名:《长安十二时辰》
作 者:马伯庸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I247.59/1725(1)(2)
馆藏地:海淀区图书馆流通部,海淀区图书馆(北馆)流通部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赵 莹
审核/马玉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