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文化资讯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来认字,全世界最古老的那种——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4-03-04 10:16 浏览量:0
分享:
声明: 图文由各单位授权供稿,最终版权归原单位所有。

图片1.jpg 

一提到古老的文字

我们自然会想到那些刻在龟甲或兽骨上

晦涩难懂的甲骨文

感觉它充满了历史的厚重与神秘

但实际上,甲骨文并非我们想象中

那么严肃和刻板

它参照世间万物的样子

用简单的线条“画”出生动的符号

让每一个文字看起来都极具生命力

用现在的眼光来说

其实甲骨文还有些“萌萌哒”哦~

图片2.jpg 

两只手把门闩一拔,门打开了,一颗心飞出来,这就是“开心”。这套甲骨文表情包广受欢迎,目前累计被发送了930多万次。

甲骨文就像架在图像和汉字之间的天然桥梁,朴实简洁得就像孩子们的涂鸦之作。是古人表达和认识世界的原初方式。通过甲骨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字是怎样诞生的。 

 

1小到一草一木,大到浩瀚宇宙

来自商朝晚期的甲骨文,距离它首次被发现已经过去123年。由于岁月侵蚀、文化传承的断层,许多甲骨文的本义已在历史中遗失,现今能够考释的,还不到1500个。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让甲骨文的破译变得更高效吗?面对如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甲骨文研究工作利用科技找到了突破口。人工智能可以!

·字形匹配:将依托甲骨文字形数据,进行目标检索和图像匹配,列出相似字形,为考释字义提供参考;

打个比方,考释“明”字时,就可以通过AI快速检索到日、月两个相似字形,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更多信息参考;

·摹本生成:字形匹配,强大的数据库是基础。采用内容生成技术,将甲骨拓片进行摹本生成,组成一个大的字形数据库;

·甲骨缀合、3D建模:为甲骨拓片进行多角度摄影,在获取残片后进行3D建模,助力拼接残片生成完整模型,为数据保存后进行系统研究提供基础。

这样,就有可能将甲骨文的研究往前再推一步。

图片3.jpg 

随着时间的推移,甲骨文逐渐发展、演变,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汉字。它们不仅仅是文字,其中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与智慧,从山川河流、衣食住行的记录到对于善恶、美丑、是非等等的思考,承载着千年文化的变迁。

我们就从甲骨文开始,一起在绵延三千余年的方块字中,探索华夏的文明历史,汲取中华民族的精神气韵吧!

 

图书推荐

1.《甲骨文小字典》


图片4.png 

 

扫码阅读电子书

图片5.png 


著  者:(日) 落合淳思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中国古代社会:文字与人类学的透视》


图片6.png 

 

 

扫码阅读电子书

图片7.png 


著  者:许进雄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3.《汉字精气神》

图片8.png


 

 

扫码阅读电子书

图片9.png 


著  者:张一清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申   岩

审核/马玉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家庭教育|这么冷,那么热!听他们说,汉服为啥这么火 下一篇:家庭教育|新春之际,踏雪寻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