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这本书被称为“高端段子集 ”,电影《周处除三害》也源自这儿
今年3月初
爆款电影《周处除三害》横空出世
口碑超赞
很多朋友可能感觉
这部电影的名字怪怪的
其实大家有所不知
这个名字背后有个历史典故
而这个典故则出自一部
在我国流传1600多年的
经典名著《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中写的是晋人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从周处年轻时横行乡里,为人凶强,被人视为祸害,一直写到他终为忠臣的结局,表现了一个人只要有改恶从善的决心和行动,无论时候早晚,总能有所成就。
说起《世说新语》,它在中国的历史上可以说是非常有名。千百年来,它曾赢得过无数的称赞和褒奖。
《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的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年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部专门讲述当时名人故事的段子集。
让我们来看一个《小时了了》的故事吧,它出自于《世说新语》的《言语》篇,故事的主人公是孔融,就是图中小时候让梨的那位。
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到洛阳。那时李膺名气很大,担任司隶校尉的职务。到他家去的都是些才智出众、有名誉的人,或是亲戚之类。
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看门的官吏说:"我是李膺的亲戚。"通报了以后,上前坐下来。李膺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从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
李膺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感到局促不安。从那以后,就留下了成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类似这样的成语故事在《世说新语》里,还有许多,比如“标新立异”“割席分坐”“身无长物”“肃然起敬”“管中窥豹”……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体短篇小说。在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世说新语》无疑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在古今文人的心目中,它得到了五个方面的美誉:“古今绝唱”,是对《世说新语》言之有据的恰当评价;“琐言第一”,是评价《世说新语》的文体性质及成就;鲁迅把《世说新语》看作一部“名士教科书”;冯友兰直接把 《世说新语》誉为“风流宝鉴”;《世说新语》还被看作是“枕中秘宝”。
少年时代正是读书的好时候,少年读书有着自身的特点: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我们也许不能拓宽这个小小的缝隙,但我们可以在这一隙之外,为读书的少年拂去眼前的云雾,展现书海的明月和几颗灿烂的星!
-馆藏推荐-
书名:《世说新语》
著者:(南朝)刘义庆
编著:范子烨
出版社:中华书局
索书号:I242/772
馆藏地:海淀区图书馆少儿部,海淀区图书馆(北馆)少儿部
编辑/刘 晶
排版/张廷廷
审核/马玉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