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别被古装剧迷惑了!来看看学者认证的古人日常生活
我们老祖宗的衣食住行
究竟是什么样子?
真的像影视剧里演的那样吗?
从哪里可以找到古人日常生活的官方说明?
小编邀请你来看这本由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嘉璐撰写的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对古代诗文中常见的
古人的服装和佩饰、饮食和器皿、
宫室和起居、车马与交通作了介绍
你会发现古人的生活一点儿也不简单
他们对礼仪的重视,对法度的遵守
不只在正式场合有严格规定
连日常的吃穿住行都有许多讲究
书 名:《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著 者:许嘉璐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索书号:K892 /109
馆藏地:海淀区图书馆流通部,
海淀区图书馆(北馆)流通部
从古代服饰、饮食,到起居、交通,所有我们想了解的古人的生活细节,在这本书中基本上都有。
更为难得的是,作者许嘉璐将古人衣食住行灵活地放置于历史文化场景中
翻阅的时候,读者仿佛与古人一起经历日常起居,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幻之旅。
例如书中对古人穿着的介绍,尽管从头到脚十分繁琐,分头衣、体衣、足衣,还有各种各样的佩饰和零部件。
作者许嘉璐不但清楚地讲解了它们的类别、材质、款式、做法和用法等知识,还讲解了如何穿着这些衣物,以及穿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由于担心光靠文字描述无法让读者想到具体的形象,书本上设计的插图给读者恰到好处的参考。
衣食住行,背后隐藏的都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现状。书中不仅描述了古人衣食住行的细致情状,更对其背后蕴含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习俗礼仪进行了深入的介绍。
作者许嘉璐作为训诂学专家,功底深厚,治学严谨,书中的内容考证详实,文笔生动。读者阅读时仿佛在看千年流转的民生画卷。
精彩书摘
熏烤。把牛肉用草扎起,洒上桂、姜、盐,烤干,这种做法类似现代南方的风干牛肉、牛干巴。此后有两种吃法:或加醢煎食,或擣成粉末。这后一种吃法,已经接近今天的肉松了。这就是“熬”。肝膋也是烤:一只狗肝,用网油包住,放在火上烤焦。
后代的烹调方法愈演愈精,名称改变了,但其原理是一样的。古书中常见的一些吃法或肉食品名称,如炙(zhì)、脍(kuài)、醢(hǎi)、脯等,其中也都包括着上述的一些烹调技术。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编辑/丁 楠
排版/张廷廷
审核/马玉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